“橋”見聊城丨崇賢橋:風雨變幻七十余載
“橋”見聊城丨白玉橋:庇護一代君王 守望一方煙火
“橋”見聊城丨驚龍橋:驚詫了乾隆 驚艷了時光
“橋”見聊城丨閘口橋:見證運河芳華 記錄城市變遷
“橋”見聊城丨東昌湖上長橋臥波風雨20年
聊城一中老校區門前的崇賢橋,橫跨古運河七十余載,莘莘學子每天在這里匆匆而過,經過三年苦讀,走向天南地北,母校門口的這座橋也永遠留在了他們記憶深處。
白玉橋位于聊城老城區護國隆興寺前的鈴鐺湖上,純白如玉帶,橋的一端連著宋代鐵塔和護國隆興寺,一端通過東禮拜寺街與東關大街相連。一念一菩提,亦一步一煙火。
山陜會館南側,京杭運河在此回旋彎曲,狀如長龍蜿蜒逶迤,此地亦稱“龍灣”。在文軒中學和“龍灣”之間的這段運河上,有一座“驚龍橋”古色古香、雄偉遒麗。
古運河穿城而過,河上的閘口橋一頭連著古樸的東關街,一頭連著煙火氤氳的后菜市街,不僅打通了交通斷點,方便了市民出行,也記錄著運河的如歌歲月,見證著聊城的成長和變遷。
東昌大橋又名二十一孔橋、世紀拱橋或西關橋,位于聊城古城西首,橫跨東昌湖東西兩岸。大橋2001年6月動工修建,2002年7月主體工程完工,2003年落成,已在東昌湖上橫臥20年。
聊城傍水而生,依水而興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,有水的地方自然有橋。如果說水是城市的魂魄,橋便是城市的記憶。聊城河湖水系縱橫交錯,橋梁眾多。長橋臥波,氣勢恢宏;小橋流水,風景如畫。二十一孔橋、閘口橋、驚龍橋、崇賢橋、六知橋……一座座橋已成為水城河湖景觀的代表和文化符號。今起,本網推出《“橋”見聊城》專欄,將那些承載聊城記憶的橋梁的風貌、故事,講給您聽。
瞧!聊城的橋
“橋”見聊城——運河上的橋
“橋”見聊城——徒駭河上的橋